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民族宗教 > 正文

续千年藏汉情 奏民族团结歌

发布时间: 2018-02-05 09:40:56来源: 西藏日报
打印
T+
T-

“坚持开放欢迎包容理念,积极鼓励引导区内群众到内地就业创业,吸引内地人员来藏投资兴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寺庙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利寺惠僧政策全面落实。民族团结更加巩固,‘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在今年的西藏自治区两会上,总结过去五年成就时,政府工作报告如是描述。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犹如阳光、空气,是西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石,是雪域高原各族儿女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把西藏建成民族团结典范”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做好民族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创建载体,有力推动了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硕督村的藏汉“姻缘树”

在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硕督村头,生长着两棵树,村民叫它“团结树”,也叫藏汉“姻缘树”。据村民介绍,这两棵树已经有500多年的树龄了,是当年藏汉结合的祖先种下的。硕督村有263户村民,其中藏汉团结家庭就有11户。每年过年,这11户藏汉家庭就会来到树前祈福、许愿,许完愿还会去山上扫墓、祭祖。在这座依山而建的汉墓群中,安葬着他们160多位汉族祖先。

硕督村,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上的民族团结村。这里有古长城遗址、汉墓群,村里的舞狮队、老百姓家里的月饼模型、锅盔模具、腌制的腊肉、酸白菜,还有村里举行的藏汉联姻集体婚礼,过年时村民家里贴的春联、挂起的大红灯笼,都在诉说着硕督村民族团结的佳话。据介绍,从清代到现在,这里的群众不分民族和地域,在婚姻、风俗和生活习惯上共通、共融,像畅流的河水,滋润着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幸福安康。

强钦村里的“好爸爸”

孙国新年事已高,退休回到了成都居住。然而,远在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强钦村,村民却将他的照片挂在了自家的屋里,称他是一位“好爸爸”。

1976年,孙国新从内地来到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强钦村,成了一名下乡知青,曾任人保财险西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在强钦村期间,孙国新吃苦耐劳、艰苦朴素,与藏族乡亲们在共同劳动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离开强钦村调任拉萨后,孙国新心系强钦,力所能及地为强钦村解决了不少困难,为“家乡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燃眉之急。

强钦村村民嘎珠在心里记了一本账:孙国新离开村子后每逢过年过节给村民送去的米、面、油、白糖等生活用品,累计价值达20多万元。这几年,藏历新年他都是与村民一起度过的,村里的小孩外出读书,学费都由孙国新来资助。40年来,孙国新资助了多名村子里的孩子到内地上大学,2008年又资助了两位西藏贫困生读北大,16人读拉萨中学。

“这个村子还没有摆脱贫困,孙总有一个梦想,就是通过打造生态旅游村、民俗体验村这样的品牌,让每家每户都能增收致富。”人保财险公司客服部总经理索朗巴珠说,上世纪70年代,孙国新在这个村庄当知青时,跟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一直想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村庄实现自我发展。如今,梦想照进了现实,孙国新帮助村民发展民俗家访接待户,接待户每户开辟一间接待屋,设两个床位,目前每天住宿费定为80元,每客每顿餐费20元。为更好服务游客,村中还统一设有自来水设施、澡堂等。村民渐渐富了起来,孙国新和强钦村民的团结故事也被琼结县拍进了宣传片。

嘎玛贡桑街道其乐融融

目前,在拉萨市城关区嘎玛贡桑街道的会议室内,在《爱我中华》的悠扬旋律中,来自街道辖区的维吾尔族、回族、藏族、汉族各族群众欢聚一堂,用歌声和舞蹈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支持。

“谢谢维族兄弟,是他们给了我们这个困难家庭生活上的帮助……”说这话的,是嘎玛贡桑街道低保家庭居民旺姆。现场,当旺姆从维吾尔族兄弟买买提艾则孜手中接过1500元慰问金时,不停地表达着感谢。

买买提艾则孜是新疆乌鲁木齐人,五年前来到拉萨从事餐饮生意。五年来,在政府部门和当地群众的关心支持下,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在拉萨创业的五年间,我感受到了藏族、汉族、维吾尔族各族群众之间的互助和友爱,我们也收获了真情。出于感激之情,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拉萨的民族团结更加美好。”

王菲

(责编: 吴桃)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