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民族宗教 > 正文

尼洋河畔的喇嘛岭寺

作者: 谢洪发布时间: 2017-08-17 09:56:23来源: 中国西藏
打印
T+
T-

我在西藏东南部的野外考察工作中,曾多次往返于林芝机场与林芝市政府驻地八一镇。途中经过的林芝市巴宜区布久乡,那里有座寺庙叫喇嘛岭寺,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感觉林芝的寺庙不是很多,尤其是在八一镇城里,基本上就见不到寺庙,所以总想有机会时一定要到喇嘛岭寺去看看。经打听,喇嘛岭寺在林芝是影响比较大的一座寺庙,这更引起了我的兴趣。

喇嘛岭寺在八一镇南面约30公里处,位于尼洋河下游右侧支流布久河右岸山麓,接近尼洋河汇入雅鲁藏布江的汇合处。

上午,我们一行乘飞机从成都到达林芝机场,然后到八一镇住宿。下午休息,以适应青藏高原的环境。八一镇的海拔只有3000米左右,我曾多次来过这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因高海拔原因导致身体不适的情况,所以觉得不需要适应。于是,我邀约几位同事一起去喇嘛岭寺,既参观寺庙,以了我多时来的好奇心,也感受一下藏地的宗教文化,拓宽知识面,这也有利于今后继续在藏地开展工作。

午饭后,我们乘车出发,经过八一镇第二大桥,上省道306线,沿尼洋河右岸向南行驶,前往喇嘛岭寺。沿途是一派西藏的江南风貌,景色秀丽。这一路段的河流,属尼洋河下游宽谷段,河道宽阔,为山间河谷盆地,谷宽达2~4千米,河谷内既有城镇、村庄,也有农田、牧场;河流呈游荡型,主流摆动不定,断面宽浅,河滩与河槽的高差很小,汊道交织,水流散乱,水流分叉成许多枝状并弯弯曲曲,为辫状水系,河心洲和沙滩密布,上面长满绿油油的植被。

放眼车窗外,尼洋河清波荡漾,曲流款款,两岸青山依依,郁郁葱葱;农田里作物长势喜人,河滩草地上牛羊在悠闲地吃草,清清的溪流边马儿正畅饮甘泉。尼洋河清新秀丽的风光让人目不暇接,欣赏着这如画般的美景,使人如痴如醉。好几次我们忍不住美景的诱惑,请驾驶员停车,下车后伫立河边,静静地观赏尼洋河,注视着深蓝色的河水从身边缓缓地淌过,完全沉醉在尼洋河的温柔之中,久久不愿离去。

继续上路,在看见公路侧边喇嘛岭寺的路标后,汽车离开省道306线,向右拐进尼洋河的支流布久河,穿过布久河边的布久乡,蜿蜒行进约2公里,便来到喇嘛岭寺山门。通往寺院的道路修得不错,下省道后的道路全都是水泥路面。

快到寺院大门时,看见几只狗横卧在公路当中,丝毫不把来人和汽车放在眼里。这也是在藏地时常遇到的现象,牛羊等动物悠闲自在的公路上“散步”,动物们根本不害怕人,足见当地人与动物相处和谐。

喇嘛岭寺

喇嘛岭寺的规模不大,大门也比较小,门口立着两个威严的石狮。

寺院的海拔约3100米,坐落在貌似卧睡大象般的罗布日(摩尼宝山)下,在三面环山的山坳中依山而建,面向布久河及尼洋河。布久河与尼洋河的汇合处,水面高程约2930米。河流碧水淙淙,山坡植被茂密,山林百鸟争鸣,寺院掩映在绿荫之中,景色宜人。

依山傍水的优越地理位置,绿水青山的清幽环境,使寺院充满安详与宁静。

喇嘛岭寺建有供奉莲花生大师之宫殿——莲花光明宫殿,又名叫桑妥白日寺,是林芝地区一座著名的寺院,属于藏传佛教中的宁玛派。宁玛派是在吸收西藏原始宗教苯教内容的基础上,与传入西藏的佛教密宗相互影响、融合而成的最早的藏传佛教教派。宁玛,系藏语“古”、“旧”之意。因该派教法比藏传佛教其他各教派起源早,故称“古”派;又因其自称以传承弘扬吐蕃时期的旧密(即吐蕃时期译入的佛教密宗)为主,所以称“旧”派,故名宁玛派。该派僧人传法时,均戴红色僧帽,俗称“红教”。所以,喇嘛岭寺属红教寺院。桑妥白日寺,藏语意为“铜色山寺”或“铜顶莲花圣寺”,铜色山是印度密宗高僧莲花生大师所居住的净土的名称。最初将密宗传入吐蕃的是莲花生大师,他开创了藏传佛教的宁玛派,是宁玛派的第一位祖师。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组成部分,也是佛教在西藏的地方形式,是佛教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三大系之一。

喇嘛岭寺建寺近百年来,历经搬迁、损毁、重建等,经历坎坷,见证了自然灾害和人为及社会因素的作用。据喇嘛岭寺简介,寺院最初在1921年建于白玛岗,即墨脱,其后迁至林芝,1930年在罗布日下建莲花光明宫。1934年藏历7月30日,莲花光明宫受到大地震的破坏而成为一片废墟,1935年复建,1966年又被人为毁坏,1987年再次重建。这里,曾因众多修行者云集寺院,促使其建立了培养高僧大德的佛学院,当地百姓因寺院出现了一大批佛学的高级人才——喇嘛,而尊称寺院为喇嘛岭。

喇嘛岭寺的建筑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佛殿(莲花光明宫)、白塔和僧侣宿舍。

我们到寺院的时间,正是夏花烂漫的时节,鲜花簇拥的道路引导我们走向寺院。进入寺院,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林木森森,百花盛开,仿佛进入了花的海洋。院内风景秀丽,种有多种花草树木,显得非常清净幽雅,也使庄严的佛教圣地变得温馨柔和,来者领悟佛法开示如春风化雨。

莲花光明宫依地势建在寺院的最高处,背依青山,面朝清溪,远观宽阔、富饶的尼洋河谷地。要进入佛殿,需经过一片空地后再拾级而上,这种设计向礼佛者昭示着佛教佛法与大德先贤的高尚与庄严。佛殿正门前面的空间很宽敞,殿正面的整体外观由浅蓝、藏红、金黄三色组成,色彩浓郁,对比强烈,与背后山坡生机勃勃的苍茫翠绿相映衬,富有极强的立体感。

佛殿华丽庄重、独具风格,为土木结构建筑;其设计巧妙,造型奇特,飞檐画栋,金碧辉煌,系融合藏汉民族不同艺术风格的建筑,这是该寺院的独特性。佛殿外形四角八面,为三层阁楼,高29米、内径近20米;墙体分别为白、蓝、红、绿四色,四面开门,由“四大金刚”守持,屋顶四角竖有宝幢以及兽轮、宝帘等,富丽堂皇。一层大殿为八角楼式的形状,内呈正四角,外底屋檐共有二十角;第二到第三层屋檐为八角;屋檐下由一串串巨大的佛珠点缀;门框、窗檐的图案极其精美;殿上覆金顶,呈塔形。寺内精美的壁画堪称藏东南一绝。据说,寺院建筑在整个藏区独一无二,堪称一绝。

据寺院简介介绍,佛殿东方白色,以珍宝水晶装成;南方蓝色,呈以珍宝琉璃;西方红色,用珍宝红莲做成;北方绿色,由恩扎尼丽宝合成,整体三层。

一层名为无量宫殿,主要供奉的佛像是莲花生大师塑像。莲师神态端庄稳重,栩栩如生,结跏跌坐于莲花宝座上,其左右两侧分别站立着他的两位明妃;四周是大师八变(莲师有八种变化身,又称莲师八相,或莲师八名号等),祖师,本尊像;莲师像的左下方供有一块圣石,上有脚印,相传是莲师的脚印,被视为圣迹;外围是从汉地迎请的十六尊罗汉佛像和精美的壁画,这是该寺院的另一特色。

二层名为报身宫殿,主供一尊四臂观音菩萨塑像,身为白色,主臂两手结合掌印,另外两手:右手持念珠、左手持莲花,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其右侧是金铜铸造的文殊菩萨,左侧是金刚手菩萨。佛像背后的木格中,装满了《甘珠尔》《丹珠尔》等大藏经文和宁玛派师祖的著作;殿堂内外都是精美的壁画。

三层为法身宫殿,主供西方三圣:中间是无量光佛,其右侧是观世音菩萨,左侧为大势至菩萨。

顶层,建有八角形屋脊和金顶。

我们逐层礼拜,感觉殿内十分整洁,尤其是佛殿的每一层采光效果都很好,使殿内光线充足、十分明亮。我自认为朝拜过藏地的不少寺院,喇嘛岭寺佛殿的采光效果之好,在藏区寺院中确实是难得一见的。这又是该寺的一个特色。

最后,我们登上了顶层。这里位置高,视野开阔,布久河与尼洋河宽谷的原始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这使喇嘛岭寺依山傍水的良好地理位置的优势尽显。

在佛殿的右侧竖立着一座白塔,不时有信众前来转塔诵经。佛殿的左侧是寺院僧侣的宿舍,为一座典型的藏式楼房,外墙颜色是藏区寺院普遍采用的藏红色,在蓝天白云下格外醒目。其窗户为田字形窗扇,窗周为梯形的黑色带装饰,窗户上部悬挂用绿、红、黄色织物制成的布帏,既富有装饰性和实用性,也充分地彰显了藏式特色。

参观完毕,走出寺院大门,忽然看见大门的两侧除了有两个石狮外,还竖立着用树干刻制的“人祖”,即男性生殖器和女性生殖器,高一米有余,造型逼真古朴,并涂上了鲜红的色彩。刚才进寺院时,因走得急,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

这是一种生殖崇拜现象,也是喇嘛岭寺不同于其他教派寺院的地方。据说,这是象征两种相互对立力量间的平衡,藏传佛教称之为“雅”与“雍”。

生殖崇拜最早出现于母系氏族社会,在各地藏区,尤其是西藏的林芝等地,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生殖崇拜的古老习俗。生殖崇拜原多出现于西藏原始宗教苯教地区和寺庙内,与苯教崇拜自然有很大关系,后来在藏区兴盛的藏传佛宁玛派密宗在自身教义的基础上,吸收了苯教的部分教义,也将生殖器供奉在寺院,以达到避邪和镇妖伏魔的作用。

早期藏传佛教宁玛教派,寺院喇嘛包括活佛允许有妻室,其创始人莲花生大师和两位妻子的塑像,至今供奉在拉萨大昭寺内。而近代和现代兴盛的、在藏区影响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则历来不允许喇嘛娶妻。

离开寺院,来到停车场,环顾四周,发现依山而建的喇嘛岭寺在修建寺院时,还十分注意边坡开挖后的坡面保护。停车场附近的公路边山坡开挖与填土平台边坡,都实施了工程处理措施,用浆砌石修建了挡土墙,以维护人工斜坡的稳定,防止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挡土墙工程与寺院环境的协调处理得很好,将挡土墙做成了寺院的一部分,进行一体化装饰处理,如果不仔细看,只会把它看作是寺院的围墙,根本感觉不到挡土墙的存在,这也是该寺院的又一个特色。(来源:中国西藏杂志2017年第三期)

(责编: 吴桃)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