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理论研究 > 正文

改革开放给西藏带来的历史巨变

作者: 汪德军 罗布曲珍发布时间: 2018-10-02 09:45:31来源: 西藏日报
打印
T+
T-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西藏以农村改革为起点,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取得了丰硕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

40年的伟大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多次在政治局常委会上专题研究西藏工作,先后召开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的发展建设作出整体规划。1980年和1984年,中央相继在4年内召开两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出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全面拨乱反正和治穷致富等一系列政策,西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全新时期。1989年10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门研究西藏问题,立足当时实际形成了指导西藏工作的“十条意见”,加速了西藏迈进现代化的进程。1994年7月,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确定实施对口支援西藏的政策。2001年6月,为了使西藏在西部大开发中更好地发展,中央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部署了在新世纪西藏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从保持稳定到长治久安的各项工作。2010年1月,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做好西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创了西藏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相继召开多次重要会议,就对口支援西藏、民族问题、统一战线等全局性问题进行了全方位部署,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论述和“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重要指示,明确了“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2015年8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召开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着眼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高度概括和凝练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提出了“六个必须”的党的治藏方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重大举措,为做好新时期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根本遵循。

40年的辉煌成就

党中央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西藏工作方略,逐步形成了国家投资重大项目、中央财政实行财政补贴、全国各省市支援的全方位支持西藏现代化建设的格局,西藏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改革发展道路。

40年来,西藏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实现巨大突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经济增长势头强劲。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1310.6亿元,同比增长10%,连续2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是1978年全区生产总值的19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51亿元,是1978年的1108.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23.3亿元,是1978年的213.6倍;地方财政收入259亿元,1978年为-0.1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30元,是1978的58倍。

40年来,西藏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并延伸拉日铁路,拉林高等级公路基本建成通车,西藏航空正式成立运营,已形成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建成了羊湖电站、直孔电站、雪卡电站、藏木电站等一大批大型电站,青藏、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架起了电力“天路”,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309万千瓦,主电网覆盖全区62个县区,累计外送电力21.77亿千瓦时;建制村移动信号实现全覆盖,宽带通达率达85%;68个县区开办县级广播电台,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6.2%和93.7%。地震、气象等方面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

40年来,西藏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教育事业实现长足进步。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15年免费教育政策全覆盖;全面实施农牧区两年、城镇三年的学前“双语”教育工程;内地西藏班作为西藏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和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先后为西藏培养输送各类人才近4万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9.3%,农牧民子女高考录取率达到75.4%。二是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斐然。截至2017年底,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1476个,每千人拥有床位4.5张、医疗技术人员4.6人、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09.9/10万、13.89‰。实现286种“大病”治疗不出藏、1824种“中病”不出市地就能治疗;农牧区医疗制度县、乡覆盖率均达到100%;藏医药申遗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三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截至2017年底,建成农家书屋5464个、建成寺庙书屋1787个,1000个卫星数字书屋落户农家;藏戏、格萨尔、传统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总投资6.4亿元的西藏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正在积极实施;2017年,全区文化产业年产值突破30亿元。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治沙试验示范区、造林绿化等一系列工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61处,总面积达41万多平方公里,面积居全国第一。全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森林公园9个、湿地公园22个、地质公园3个,各类湿地面积652.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2.14%,活立木蓄积量23.05亿立方米,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8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保持完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五是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在中央关心和全国援助下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持续性扶贫脱贫工作。仅2012年至2017年底,西藏贫困人口由86万下降到了3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2.33%下降到了12.4%。

40年来,西藏社会不断走向长治久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论述和“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重要指示,以法治思维贯穿稳定工作,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不断改进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因素,增加和谐因素,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确保了国家安全和西藏稳定,西藏的社会稳定走在全国的前列。

40年的经验启示

40年的辉煌成绩,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历届区党委班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论述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区党委九届三次全委会精神,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开拓创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取得的。在推进西藏发展进步的艰难探索和伟大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这是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从几十年的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结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历史性成就,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实践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实施党的治藏兴藏方略,才能推动西藏发展进步、造福西藏各族人民,西藏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才有保障,西藏的各项事业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西藏各族人民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西藏,这是西藏60多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

(三)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指出,“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西藏不管是历史发展进程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各个方面,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较既有很多共性,更有很多特点和特殊性,还有不少差距和欠账。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党立足西藏实际,让广大农牧民“休养生息”,免征农牧业税,坚持“两个长期不变”政策,使西藏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使西藏经济社会实现了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在西藏开展任何工作,都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西藏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和积累符合西藏实际的发展方式。

(四)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我们的民族政策都是由此而来、依此而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发展,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础。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凝聚和调动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已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五)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央关怀、全国援助与自身艰苦奋斗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搞好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优化援藏干部人才结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 、定期轮换”的决策,确立了全国各省市、中央部委和大型国有企业对口帮扶西藏的长效机制。坚持中央关怀、全国援助与自身艰苦奋斗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处理好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关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央关怀、全国援助与自身艰苦奋斗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断增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要深刻认识当前西藏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坚定不移地开展反分裂斗争。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反分裂斗争教育,促进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分裂破坏活动,健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机制,创新治理体制、提高治理能力,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西藏社会局势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

(七)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优良传统,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对西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弘扬“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倍加珍惜新时代的历史机遇,坚定理想信念,激发革命斗志,使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甘当路石、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写照,使长期建藏、边疆为家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切实当好“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的守护者、传承者、实践者,让“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西藏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按照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区党委九届三次全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入推进“四个全面”,统筹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认真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永远奋斗。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

(责编: 吴桃)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